tag::review

卢曼的笔记类型分为四类:临时笔记、文献笔记、永久笔记、项目笔记,我们按照写文章的步骤来逐一讲解这四类笔记。

临时笔记

不用在意记录的形式和内容,只记录当下的想法,放到临时笔记的收集箱即可,记录的过程保持专注,不要分心

如果已经确定不只是记录这么简单,当前也有时间,则可以直接写成永久笔记。

文献笔记

读到一些你不想忘记的或者有可能对日后的思考和写作有帮助的东西,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注意言简意赅。

永久笔记

你需要做的是浏览你的临时笔记和文献笔记(理想情况是一天一次,在你忘记它们的内容之前),思考它们跟你自己的研究、思考和兴趣之间的联系。

这一步,你浏览一遍你的卡片盒很快就可以完成,毕竟那里面都是你感兴趣的东西。

注意!这一步有两个关键点

其一:你要做的不是收集,而是激发思考:

  • 这些笔记和你之前已有的想法或笔记相抵触吗?

  • 可以改正或者支撑你之前的观点吗?

  • 是否有新的内容可以加入你的知识库吗?

  • 你可以把这些想法整合一下,产生新的洞见吗?

  • 他们有没有触发新的问题?

其二:**每条笔记只写一个想法,格式统一。**笔记格式就像你写给别人一样:用完整的语句,解释来源,参考了什么,但别啰嗦,用词尽量准确、清晰。

永久笔记是和过去的自己对话,以及给未来自己留言的过程,所以要想小时候第一次交给老师批改的作业那样认认真真工工整整,老师不只会逐字逐句读,还会在写得好的句子下面画红色波浪线,遇到特别优秀的作业,还有抱在怀里的冲动,没有谁愿意抱着一堆垃圾不放吧,这就是很多人从来不回看自己笔记的原因。

做完这一步,你就可以把第一步的临时笔记丢掉,把第二步的文献笔记放进你的文献管理系统,然后可以忘掉它们了——所有重要的东西已经在你的永久笔记(卡片盒)里了。

封装

把你刚完成的永久笔记按照以下步骤封装进卡片盒中:

a.归档。 把每一个笔记都归档在一个或多个相关的笔记后面(如果你用的是软件/app,你可以随意放置;如果你和卢曼一样,用纸和笔的话,你必须自己决定跟在哪条笔记后面以及给相关笔记添加手写的链接)。看看新的笔记和之前的哪个笔记相关,如果没有明显的关系的话,把它放在最后就行。

b.添加链接。 添加相关笔记的链接,最好顺带写清楚为什么要链接到相关笔记的理由,这是写给未来自己的,因为健忘的你很可能几天后回过头来已经不记得当初链接这条笔记的原因了。而如果想更加标准化一点,可以给理由设定标准写法,比如我何一叨叨是这样设定链接类型的:B=补充、Y=延伸、X=修正、 P=评论、F=反驳、A=案例、Q=启发、T=提问

c.留下线索。 确保你以后能够找到这个笔记:从你的索引卡片链接到这条笔记,或者用索引卡片链接到主题切入点的笔记,再在主题切入点笔记上做一个链接到这条笔记上。反正就是要留下足够的线索,确保后面你回过头来能直接找到或(通过线索提示找到)这条笔记,不要让任何一条笔记成为没爹没娘也没有兄弟姐妹的孤儿。

迭代

从笔记系统中让你的主题、问题和研究项目自下而上地生长壮大。看看这棵逐渐生长的主题树里有什么、还缺什么、存在什么问题。

继续阅读,对已有观点,颠覆它或强化它,根据你新学到的东西修正,或继续“喂大”你的卡片盒。不断做笔记,不断迭代你的想法,看看最终这些笔记会走到哪里。

你只需跟着兴趣走,就等于永远走上一条有机会获得最深刻洞见的道路。

在已有的笔记上继续构建,即便你的卡片盒里什么东西也还没有,你也不是从零开始,因为你的大脑里已经有了等待验证的想法、需要被颠覆的观点、亟待解决的问题。把它们写成笔记,并以此为基础开始你的探索之路。

对了,这里有一点要讨论一下,现在很多关于写作的书里会教你用头脑风暴来选题。这里要注意,卢曼笔记法不建议你为了选题搞头脑风暴,而是看一下你的卡片盒,看看哪里已经形成了笔记链,哪里的已经建立了观点集群。你对哪个想法更感兴趣就去深挖它,不要抓着手中的想法不放。你对某件事越感兴趣,你就会思考更多,写更多的笔记,也因此产生更多相关的问题。

可能一开始你对社会心理学很感兴趣,后来在探索的过程中你发现对市场营销更痴迷,整个过程使兴趣发生了改变——就是这个过程让你产生深刻洞察的。

选题

用不了多久,你所发展出来的想法和写下来的笔记,早就足够你决定写什么话题的文章了,还要啥自行车啊,压根没头脑风暴啥事儿了。

你的写作主题应该是基于你已经有什么想法,而不是基于你将要读的那些文献里可能有你想要的但还没有发现的想法(这句话比较绕,但很重要,建议多读几遍)。

沿着笔记里的链接,整理所有相关主题的笔记(一部分的相关笔记已经被整理过了),把它们平铺到你的桌面(如果你是纸质系统)或复制到空白文档里,再整理一下。看看缺什么,哪些是多余的。

不要等到真正成文那一刻才行动,而是要小步快跑不断迭代,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回头继续阅读、做笔记、完善观点、改善论述及文章结构。

拟稿

把你的笔记写成初稿,但不要简单地复制粘贴,而是用笔记来构建你的论点,然后把相关笔记连贯、通顺地嵌入到你的论点的上下文中。看看还有什么没表达清楚到位的,多添少补。

审稿

比如文风是否统一、表达是否到位、能不能参入金句、反正这是一个优化润色的过程,审稿完事后拍拍手,完稿!接着写下一篇稿子。

以上步骤,说得好像你每次只会写一篇文章似的。现实中,你不会只有一个想法,相反,在同一时间你可能有好几个不同阶段的想法。而这正是这个系统牛叉的地方。我们总会思考不止一个问题,而且很可能你将来也会想问题,也需要写东西。可能不是为了学术,也不是为了发表,而是为了知识成长。

事实上,所有你读过的文章或书籍里,一般不可能只包含你寻找的特定问题的答案,肯定还有其他信息。除非你之前已经读过这它,知道里面有什么,不然你为什么还去读它?

想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值不值得读的最好方式就是去读它(即便是只读一点点),花点时间,开卷有益。

把你一路上遇到的东西沉淀下来,不要白白浪费任何一个好的想法。 你读某本书可能是希望它对你准备写的某篇文章有用。但这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会被用到打算写的那篇文章里,大部分内容都用不上,为什么白白浪费了这些精华呢?完全可以做文献笔记或永久笔记并添加到您的卡片盒里,这篇文章没用上,兴许日后哪篇文章能就派上用场。

这些笔记会让你的卡片盒不断丰富起来。所有加入到卡片盒的笔记,你的卡片盒会被你“投喂”得越来越大,最后它不仅仅是你的想法收集库,还变成了观点生成器。

正常的一个工作日通常会包括很多次阅读和记笔记的动作。你在卡片盒里建立笔记之间的联系,这本身就会激发出新的观点。你把它们写下来并加入卡片盒。

它们或许让你发现正在写作的那篇文章观点中的漏洞,加一句合适的引用,或让你找到卡片盒里笔记链缺失的一环。又或者在某条笔记里加上一笔脚注,回过头继续研究。

你想阅读的重点取决于你问题的优先级。如果你眼下有篇文章急着要完成,那不必读任何你认为不是绝对必要的东西。

但是,写作过程中你必定还会有新的想法。花点时间,把它们添加到卡片盒,这一切大有不同,多次的偶然能成就杰出的必然,差距就是这样产生和拉大的。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一辈子学习到的只是我们打算学的东西或者只学习老师教我们的东西。如果这样,我想我们甚至连说话都不会。

用我们的兴趣做过滤器,每增加一点内容,都是对我们未来理解、思考和写作的贡献。很多文章的神来一笔通常出在这个过程,因为其中蕴含着大量远程联想的机会。

大部分人同时想着很多事。他们可能一会想这一会想那,但通常某个事情如果想到没有头绪了就会先放一边,想过段时间有头绪了再回来继续思考。

因此,如果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让想法可视化并有迹可循,就不必重新思考之前搁置一边的想法了,事情因此事半功倍,这也是高效人士之所以高效的原因所在

参考

会记笔记就会写作